查看原文
其他

财报11:洋河2015年年报分析(下篇:经营情况)

一粒石子漂泊记 一粒石子漂泊记
2024-09-21

财报011,原创总025

【摘要】      

百份财报,再谈山水!!!

《洋河2015年》年报分析,分两部分:

一、财务情况分析,参照《手财》第五章的内容与主要指标展开分析,内容包含:

1、鸟瞰三表

2、财务指标分析

二、经营情况:

2015年洋河的几个重点:

1、经营总结与规划:2014年的总结,给洋河团队的分不高,2015年经营效果就再进一步,营收、净利再进步。

2、春江水暖鸭先知,牛市一来机构忙:2015年,又是一个大牛市,恰逢行业回暖、洋河盈利增长,机构酒频繁上门。好处也是有的,就是挖掘了管理层、微分子酒、洋河1号等多个值得关注的知识点,汇总介绍。

3、十大股东中的两个炒股高手:张磊的高瓴资本&南通综艺,对比之下,我们大洋河管理层炒股真心不行啊。

4、一笔全额计提减值呆坏账下掩盖的秘密:在年报中,对于2笔在工商银行的存款,很好奇为什么2330万元那一笔,就全额计提减值,全额计提减值,是公司已有证据证明,基本上就收不回来了,但为什么?没有说。顺藤摸瓜,找到了原因——一场不好意思的诈骗案!没错,被骗者是我们的大洋河,看了案例后,真的内心一紧。

5、承认一个错误:2014年的总结中,我说收购股权赚个噱头!”,其中有个点读财报不认真,2015马上打脸,在2015年收到一笔政府补助——3709万元,是哈尔滨宾州酒厂,收购价格200多万元,政府补助4千万,买小酒厂,然后自己投产扩能,也是一个不错的思路,没看到具体方案,要检讨。

 

【说明】

1、文中“老唐”,为知名大V唐朝,著作《巴芒演义》、《价值投资实战手册》、《手把手教你读财报》等,公众号《唐书房》,我们的老唐校长。

2、本文为个人学习分析文章,所有结论为个人主观判断,难免错漏,请参考即可!

 

【正文】

时刻谨记何为“看得懂?”

老唐在《看得懂与看不懂》中说:

我认为读懂一家公司的关键点,是从财报里理解该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独特竞争力。换成通俗的表达就是:

①这家公司靠销售什么商品和服务获取利润?

②它的客户为何从它这里采购,而不选其他机构的商品或者服务?

③资本的天性是逐利。眼看这家公司坐享丰厚利润,为什么其他资本没有提供更高性价比的商品或服务,抢占了它的市场份额,或逼迫它降低利润空间呢?

④假设同行挟巨资,或者其他产业巨头挟巨资参与竞争,该公司能否保住乃至继续扩张自己的市场份额?

如果能回答如下4个问题,就算是看懂了,就能去研究“公司价值几何?”

这几年常常以为自己懂了,往往又发现自己被自己骗了,为了真的懂,所以有了洋河之旅,先看财报,然后再系统性分析。

现在还是财报阶段,财报的记录分析注意点:

①从头看,尽量把自己带入到当时的情景中去思考,尽量不从后视镜角度去看;

②聚焦洋河数据,阅读过程会查阅竞品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,但暂不纳入分析介绍。

这周继续洋河之旅——洋河2015年,

 

分析内容包括两部分:

1、财务情况:

①鸟瞰三表;

②财务指标分析

2、企业经营:

经营总结与规划

②牛市一来机构忙;

十大股东中的两个炒股高手;

④一笔全额计提减值呆坏账下掩盖的秘密

⑤2014年的一个错误

说明:都是多年前财报的学习,暂不做“懂与不懂”和“企业估值”部分。

2014年,管理层自评:

白酒行业,持续恶化,充满挑战的一年;

洋河股份,奋勇前行,持续向好的一年。

2015年,管理层自评:

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、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影响,巴拉巴拉巴拉巴拉,实现了稳中求进、持续向好的发展总目标,“营收+净利”稳定增长

总之,都一样,环境很恶劣,我们很努力,结果非常好。

如果没有失败的回购,我差点就信了!哪是否客观?一起来看!

二、企业经营分析

2014年,通过回购一事,对洋河管理层的能力,第一次产生一丝丝怀疑,2015年继续在这种怀疑中继续挖掘:


1、经营总结与规划:

(1)经营总结

2013、2014连续两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负增长,2015年来了个双增长,达成年度目标,特别是净利润和经营现金流净额。

 


①先看看管理层怎么说:

2015年,管理层自评:

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、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影响,巴拉巴拉巴拉巴拉,实现了稳中求进、持续向好的发展总目标,“营收+净利”稳定增长。

总之就是——环境很恶劣,我们很努力,结果非常好。

这种表述很好玩,想起老家一句老话:

过五关斩六将——天天吹;

喝米汤拉一炕——悄悄地。

②看一看销量&单价,单价向上是不变的追求:

白酒:2015年的销售平均单价34元/瓶,增幅约10%,与前期高点2012年已经接近。同时这个增幅背后搜索代表的就是市场回归,中高端的回暖。

红酒:顺便看一下红酒,销量在持续增加,但单价在下降。除了第一年单价极高,瓶单价连续两年下降到40元以内。

销量与单价数据:

 


③总体经营:主要有三点,而且都落到了实处。

A、稳中求进、业绩稳定增长:这个不管什么原因,反正营收、净利润增长是实打实的。

B、原酒品质稳中有升:这个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,陆续几年一直在转变,从被动的“选绵柔”到主动的“酿造绵柔”,再到2015年,制定科学的基酒分级标准,并建立电子档案。背后既有微量成分测量与控制,也有可追溯的产品生产制造、储存、销售的全过程,产品的一致性、稳定性肯定更加好。这个的进步是特别大的,是继续向好的基础。

C、管理水平提升:能体现结果看“增收节支”的效果,从两点可以看到。

a. 管理费用看节支:在财务数据中,介绍了管理费用的办公费、水电费,2013年0.66亿元,2014年0.55亿元,2015年进一步下降到0.41亿元,这个是管理水平提升的量化衡量点。

b. 财务费用看增收:财报里夸得是财务专题分析价值较高,实现了“财务会计”向“管理会计”的 转型

④细谈一下库存商品酒(白酒)情况:

A、库存量:2015年1.68万吨,总体不高,其实这个库存的波动是很正常的,主要是受季节影响,在年报期,每年春节和阳历元旦的差异天数不一致,影响较大。故这次加了两个参数了解一下量的影响。就是“商品酒占总销量比”和“商品酒库存周期(天数)”.

a.商品占全年总销量比:这个是按照全年计算的,仅为8%。

b.商品酒库存周期(天数):即包装下线至交付经销商,完成物流、实物移交及开票等的时间周期。

(a)按照年平均算仅为29天;

(b)按照2016年一季度销量计算,仅为19天:2016年营收171亿元,一季度68亿元,占比约40%,按照均价计算,一季度销量约7.9万吨,算下来库存酒仅仅为19天的销量。

(c)春节前期的出货量应该高于平均值,实际存储周期是低于19天的。

c.其他影响因素:全品类备货(洋河产品品类多,各品类均需备货)、全国市场保供物流周期长、销售的季节性(销量不均衡,一定量的库存可降低固定资产、人工投入等)、春节长假(销售、物流等)、市场范围(全国市场销售)等因素影响,在销售旺季,必须适当提升库存量。

所以,这个数据不算高,另外,不管是放基酒还是放商品酒,都有利于白酒老化,都是越放越好,故如果不是特别高,不用刻意关注。

B、库存商品酒瓶单价:2015年的瓶单价为36元,中高端酒的占比相对2014年略有下降,但相对于2015年的销售瓶单价(34元),略高一点,属于正常的情况,春节喝点好酒,很正常。库存结构与销售结构应该基本一致,应该算管理的比较好。

商品酒库存数据:为计算方便,红酒较少,未纳入计算。

 

(2)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

①行业竞争格局:

如管理层所说,“白酒行业竞争趋于理性”。面对行业危机,起初的应对,必然有各种盲目尝试与突破,例如下文会介绍“吸储购酒”,4年之后,头部企业会发现,其实没那么严重,投资者也回归了,在2015年的牛市中,也跟风而起。

 


②发展战略与下一步经营计划

公司对于未来所坚持的,是做好产品、做好资本经营、做好生态经营。前后两个是白酒的基础,资本经营确是好行业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。

白酒是好行业,洋河是好行业里面的好企业,这样的好企业最不缺的就是钱,而对于管理层,兜里有钱,怎么花好?才是关键,必须持续跟踪。

 


2、春江水暖鸭先知,牛市一来机构忙

2015年,又是一个大牛市,恰逢行业回暖、洋河盈利增长,机构酒频繁上门。好处也是有的,就是挖掘了管理层、微分子酒、洋河1号等多个值得关注的知识点,汇总介绍。

管理层

2015年初,洋河管理层大换血,张董退出,王耀董上台,全是土生土长的洋河人。但是在投资者交流中,介绍的却是管理层稳定。管理层说:

张董是苏酒集团董事局主席,洋河的战略指导和新业务方向。

王耀董,全面负责洋河工作,侧重销售。

钟雨总,侧重前段生产等保障。

 

具体咋样?还要跟踪。但个人判断,张董还是很彻底的退出。

微分子酒~

管理层说:A、没有大规模推广,蓝色经典系列还是核心。

B、未来战略产品,更加低度……更绵柔,主要是团购销售,2014年8月上市,现在已经在省外部分市场推广。

如我前面的分析,就是个寂寞,矛盾体,不用多说。

为什么行业会成功?

管理层说:赶上行业黄金期+抓住机遇+创立绵柔新品类+销售能力+好的管理团队

洋河的这个自评还是比较客观,简单说就是环境很好,我们很牛。

毛利润比同行低?

管理层是产品线丰富,中低档都有,普通酒产销量大,毛利润低。

管理层有点不老实,和茅台比,可能是那么回事但和同样的浓香型酒企比,通过关联企业灌装,将消费税计入制造成本才是大头

所以说,看管理层说了什么,还是要自己思考、挖掘。

洋河1号App,

管理层说:布局102个城市,半小时可送达

看数据,肯定是非常好,但背后的物流成本肯定是非常高的,有没有必要达到半小时?

看到这个想到的竟然是很多年前的E国一小时,网上购物,一小时送达,但活到最后的是淘宝、当当等。

资本性支出,

管理层说:技改工作已完成,产能已够,未来不会有大额支出。

整个的产能大扩张,到这里算是

 

3、十大股东中的两个炒股高手:张磊的高瓴资本&南通综艺,对比之下,我们大洋河管理层炒股真心不行啊。

①高瓴减持:2014年持仓2234万股,2015年前10股东中没有看到,明显是搞了个短线出去了,但他这个还真心不能算是炒短线。

看期间股价:

 


高瓴就是在期间低点36.81元附近,开始调研介入。

预计卖出点,是在2015年卖出,一年多时间,至少翻倍的收益,高肯定是高,关键是在36.81元附近,我们大洋河管理层,兜里有钱不敢买,还在期望未来能够再有低价,择机买入。

对比之下,全是伤害。

 

②南通综艺:减持1622万股,质押6695万股,剩余股份几乎全部质押,炒股为主啊。

关键是看看这些年度减持,一直在减持,从来没停止,关键点是减持单价,没有低点减持啊。

大家一起开董事会,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?

 


4、一笔全额计提减值呆坏账下掩盖的秘密

在年报中,对于2笔在工商银行的存款,很好奇为什么2330万元那一笔,就全额计提减值。

全额计提减值,是公司已有证据证明,基本上就收不回来了,但为什么?没有说。一本年报翻遍了,没找到原因。

只好求助度娘——顺藤摸瓜,找到了下面这篇文章,还有其他类似几篇,这一篇介绍的比较细,有兴趣的可看一下,这里的介绍主要来自这篇文章。

 


什么意思?就是——一场让人不好意思的诈骗案!没错,被骗者是我们的大洋河,看了案例后,真的内心一紧,管理的漏洞真心不小。

我们大洋河的财务人员,存钱存到了假行长手里。

先说是什么?

2013年,行业不景气之下,白酒和银行在各自的困境下,挖掘出的新销售模式~存款卖酒,标准名字叫“吸储购酒”,也算是一种新的盘中盘,挖掘高端银行客户群。

洋河为此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标准,问题是被骗了。

但洋河并不孤单,同期酒鬼酒、泸州老窖均有类似事情,销售压力之下,我们的销售人员,创新突破,但风控没跟上。事从两头说,正向的是销售的主动性,负面的是财务的管理漏洞。

下为3000万元被诈骗的全过程,同样来自股精妖股刺客的这篇文章:

 


另外一笔亿元存款,也是类似的情况,唯一的区别是这个是真的银行人员:

 


具体的结果就不展开了,有兴趣搜原文。

从这两个案例中能学到什么?

会做到那些改变,才是需要洋河深入思考的。

站在2015年的年报中看,洋河一直所做的极致化,可能是对这种业务工作不严谨,导致的巨额资金损失的管理改善与应对。

亡羊补牢。

同时,里面也有问题:

①亿元那笔,为什么没有全额计提减值?

②3000万元这一笔,既然全额计提减值,为什么没有公示原因?而是藏着掖着?

所以,读财报,一定要认真认真再认真。

 

5、承认一个错误:

2014年的总结中,我说收购股权赚个噱头!”,其中有个点读财报不认真,还是有故事的。2015马上打脸,在2015年收到一笔政府补助——3709万元是哈尔滨宾州酒厂,收购价格200多万元,政府补助4千万,买小酒厂,然后自己投产扩能,也是一个不错的思路,没看到具体方案,要检讨。

①收购哈尔滨宾州酿酒厂,

资产构成,无形资产200万元+存货20万元=220万元

购买价200万元

看价格、看资产。当时定性结论——这个并购很水。

②看补助

2014年,补助了411万元,

2015年,补助了3709万元。

关键是在建工程中没有单列,应该被和谐到总额5120万元的“其他在建工程”里了。

应该是在收购过程,对当地政府有投资、产销的承诺,政府才会有这样的补助。

在2016年的投资者交流公告中有介绍,我们洋河主要围绕品牌口碑、企业规模、并购协同三方面考量。

而滨州酒厂这样一个小酒厂,所能体现的,可能就是并购协同,主要看未来,相对于洋河的体量来讲,还不算大,继续跟踪。

 

未来如何,继续2016.

百份财报,再谈山水!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一粒石子漂泊记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